这两天,一段投诉视频刷了屏。
一位女博主吐槽在高铁站台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抽烟呛得够呛,“差点当场送走”。她气不过,拍视频就投诉12306,指责对方“带头违规”,非要讨个说法。
可12306客服回应拐了个弯:站台是露天场所,目前没规定禁止吸烟,这事儿没法管。
更绝的是,投诉不成,博主转头呼吁“全面禁止站台抽烟”,理由是“暑假老人小孩多,二手烟伤身”。网友一翻她账号,好家伙,清一色挑动性别对立的视频,还扒出她在国外念女子学院学性别研究。
展开剩余76%评论区炸了:“合着演剧本博流量呢?”“站台禁烟?下一步喘气儿得打报告?”
规矩撞上人味儿:露天抽烟到底犯不犯忌?这事儿表面争健康权益,实则戳中公共空间管理难题。《铁路安全管理条例》写明白车厢禁烟,但露天站台能不能抽?真没定死。
现实里你留意看:不少高铁站垃圾桶上嵌着小不锈钢灭烟盒——这就是铁路部门留的活路,一种折中法子。
女博主喊着禁烟像为大伙好,但可能没细想:露天和密闭空间空气流通能一样? 二手烟危害在开阔地方小得多;铁路在候车厅、车厢禁烟够狠了;站台放灭烟盒,是种人情味儿——避免烟头满地,也照顾憋坏的老烟枪。
举报变味:流量算盘打太响,信任就碎最让网友膈应的,是博主背后那点心思。
她之前的视频,从“高铁标语性别偏见”到“大连偷拍事件”,回回精准踩争议点。这次明知核实不了身份还死磕客服,碰壁后突然跳转“呼吁全面禁烟”,弯转得太生硬。
一位铁路职工留言扎心:“下班抽根烟解乏,扭头被挂上网骂成公敌,真不是滋味。”当举报成了赚流量工具,真需要维权时谁还信?
站台之外:公共空间该是什么味儿?吵来吵去,最难是让讨厌烟味和想抽烟的人都能喘口气。有网友点透:“争的不是一根烟,是咱想活在啥样的公共环境。”
支持禁烟的说见过孩子被呛咳嗽,劝反遭瞪;反对的质问:“要因讨厌香水味就禁别人喷,规矩还立不立?”
真文明不是消灭差异,是彼此留点余地画条线。铁路不妨学普速列车:在站台找个远离人群、通风的旮旯划吸烟点。讨厌烟的能躲开,想抽的有地儿,比一刀切闹得鸡飞狗跳强。
有人肯站出来说话,是好事。可当“发声”成表演,“维权”夹私货,讨论就变味了。站台烟味风一吹散,但公共场合的规矩、人与人的体谅,还得在一次次争吵里慢慢磨。
这会儿,高铁广播照旧响,列车哐当开过。垃圾桶上那个灭烟盒静静立着。屏幕前,我们还在为“站台那支烟该不该掐”争得脸红脖子粗。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发布于:江西省康乾配资-股市资金杠杆-杠杆配资网-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