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宫一边发狠信,一边推迟动手日。特朗普这出关税“双簧”,全球谁能不接招?
就在当地时间本月7号,一封带着最后通牒意味的信函,几乎是踩着一道将惩罚日期延后的行政令的鼓点,同时从华盛顿发出。前者给14个国家敲响警钟:8月1号起,要么接下高额关税账单。后者则把原本定在7月9号的所谓“对等关税”生效日,巧妙地推到了同一天。
这一套施压与缓兵之计并行的操作,像极了一场早已拉开大幕,却进展寥寥的全球贸易谈判中,注入的一针新的兴奋剂。
这场大戏的首席编剧兼主演,自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。他勾勒的剧本直白得近乎粗暴:美国的贸易逆差,在他眼里已不是经济问题,而是直逼国家安全的威胁,必须连根拔起、彻底扭转。为此,他拿起笔,在全球贸易伙伴名单上,点名开出了这份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关税清单。
日本、韩国挨了25%的税率,马来西亚也一样。波黑、南非是30%,印度尼西亚32%,孟加拉国和塞尔维亚35%。最狠的刀子挥向了柬埔寨、泰国、老挝、缅甸这些东南亚国家,税率从36%一路飙升到40%不等。
但这还不够。特朗普没等对方回应,就通过他最爱的社交媒体平台,几乎用一模一样的措辞,给日韩领导人石破茂和李在明分别发了一封信。信里明说,这25%可不是终点,这点税率远不够填平那巨大的双边逆差,这只是个开始。
他还划下两条不容商量的红线:第一,别想报复,敢加一毛钱关税,美国就再追加同等金额的。第二,我给你们开条“绿色通道”——把厂子搬到美国来生产,所有关税全免,审批速度还能快到“超常规”,几个星期就搞定。
这套方案,被设计成一个独立于现有所有行业性关税之外的新系统,而且严防死守,堵死了任何想通过第三国转手避税的路子,谁敢绕道,惩罚更重。这套组合拳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:要么老老实实吃我的关税壁垒,要么乖乖把你们的生产线、你们的就业机会,都搬到我美国来。
这不是简单的贸易谈判,这分明是以关税为刀叉,在全球供应链的餐桌上,重新切分利益蛋糕的阳谋。
一场没有明确对手,却人人自危的牌局
面对这份几乎是公开宣战的最后通牒,各国的表情都相当复杂。三个月来,美国跟欧盟、日韩、印度这些主要的贸易伙伴,谈判一直磕磕绊绊,美方想要的结果,到现在连影子都没看到。目前勉强算有点眉目的,只有跟英国和越南,可具体条款呢,都还悬在半空,没落地呢。
大家都在一条看不见的钢丝绳上找平衡。韩国总统李在明私下里跟人吐苦水,说这谈判“难得离谱”,感觉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更别提能不能在原定日期(7月8号)前谈拢了。但他嘴上还是说,肯定会以国家利益为重,努力争取个双赢结果。
隔壁的日本,首相石破茂的态度就硬气多了,直接放话:日本已经做好一切准备,该捍卫自己利益的时候,绝不手软。
目光转向非洲大陆最南端,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走的是另一条路子,更温和、更讲究外交辞令。他说会继续推动更公平的美南贸易关系,同时不忘提一句,美国那边也释放了信号,说那30%的税率不是死的,谈得好还是能调整的。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呢,也摆出了愿意谈原则性协议的姿态,但话里话外都透着股狠劲:真要谈崩了,欧盟的反制大棒随时准备挥出去,欧洲经济绝不能白挨打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人都选择被动挨打。印度那边就干脆利落,已经通过世贸组织知会一声:你们美国之前加我汽车零件的关税,这回我也要找补回来,等着挨我的报复性关税吧。至于那个勉强算达成初步协议的越南,更是在谈判桌上直接亮出了自己的底牌,总书记苏林对美国提出的诉求是:赶紧承认我的市场经济地位,别再限制我那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了。
这场戏看似是美国一家独大,实则早成了各方心怀鬼胎的牌局,谁都在算计手里的牌,想在压力下多捞点好处。
谁的制造业回流,谁的购物车买单
这出全球关税大戏,在美国国内也炸开了锅,讨论的焦点迅速转向一个扎心的问题:特朗普这盘棋,到底谁来付钱?总统先生自己深信不疑,这些高关税能把流失的制造业拉回家,还能顺带补贴他那减税法案的窟窿。可美国媒体和那些经济学家们画出来的图景,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
他们普遍认为,这高筑的关税墙,最终不会把成本挡在墙外,而是会原封不动地通过更高的商品价格,转嫁到每一个美国消费者头上。看看数据就知道分量:光是去年一年,美国从这次被点名的14国中的7个,就进口了足足3510亿美元的商品。
日本和韩国,作为美国第六、第七大贸易伙伴,去年对美出口总额加起来快到2800亿美元,涵盖了汽车、零件、芯片、药品、机械这些离不开的大宗商品。
冲击会具体到你家门口的商店。比如南非挨了30%的税,你知道吗,美国去年进口的铂金里,差不多有一半就是从南非来的。马来西亚的25%关税也够疼,去年美国从那里买了180亿美元的半导体,马来西亚可是美国芯片的第二大供应源。
这些特定商品,高度依赖进口,价格往上蹿,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。特朗普政府嘴上说着是为了复兴美国制造业,但对那些短时间里根本找不到国产替代品的行业和老百姓来说,这根本不是什么宏大战略,这就是一张明晃晃的账单,等着你去付。
华尔街用下跌投票,世界为闹剧担忧
市场的反应呢?最诚实不过了。就在特朗普那封带着火药味的信发出当天,华尔街的交易员们立刻用脚投票。道琼斯指数收盘就掉了400多点,跌幅快1个点了,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也跟着一起栽了下来。
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肉眼可见地在蔓延,他们害怕贸易战的火星子再次点燃,重现今年早些时候那种金融市场集体跳水的混乱场面。美联社把这一切形容成关税“闹剧”的最新一集,认为这些信啊、令啊,虽然不是最终判决,但足以让全世界绷紧神经,担心全球经济增长又要被拖慢了。
关税,这把谁都明白的双刃剑,在砍向对手的同时,也明晃晃地增加了美国自己和其他国家滑向衰退的风险。眼下,白宫的官员们,比如财长贝森特,还在媒体上轮番上阵,一边催着谈判对手“快点快点”,一边又时不时漏个口风,说“期限嘛,也不是不能再往后延延”。这种一会儿紧逼、一会儿松手的节奏,搞得所有人都一头雾水,只能坐等谜底揭晓。
8月1号,这个新的节点,与其说是一个结束,不如说是另一轮不确定性的开始。到时候,是大家各退一步达成个勉强能接受的妥协?还是火光四射,迎来一场更大规模的贸易混战?没人知道答案。
康乾配资-股市资金杠杆-杠杆配资网-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